近日,卢甘斯克地区领导人帕谢奇尼科公开宣布,该地区所有定居点已由俄军完全控制,战线也已巩固,不存在乌方夺回的可能性。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这无疑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俄罗斯军方在战场上取得的最具分量的一场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刚刚宣称“整个乌克兰都是俄罗斯的”。而紧接着卢甘斯克传来“100%解放”的消息,无疑强化了外界对俄方下一步战略的警觉与猜测。
卢甘斯克的战略意义:打通通道、稳固后勤
如果将战场地图摊开来看,卢甘斯克位于乌东地区的北端,是顿巴斯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冲突爆发初期,俄军虽迅速控制了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大部分城市,但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定居点处于乌军掌控之中。如今,随着俄军将卢甘斯克“彻底扫清”,意味着该地区多年来的军事僵局终于被打破。
战术层面而言,卢甘斯克的全面掌控,使得俄军在调动兵力、配置装备方面具备更高效率,同时也为后方补给线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俄军可以依托这一地区向顿涅茨克或北面的哈尔科夫方向灵活投送兵力,为接下来的攻势奠定基础。
从战略角度看,卢甘斯克也将成为俄军进一步向西推进的集结平台。这一节点的巩固,使俄方具备在北线发起大规模行动的条件,而对乌克兰而言,这则意味着更多压力将从东线转向整个中部战区。
多线推进:苏梅与哈尔科夫成新战线
卢甘斯克战局刚刚明朗,俄军便在北部方向展开新动作。据乌克兰媒体和情报部门披露,俄方已在苏梅州方向集结重兵,试图开辟新战线。而这一命令被认为是普京亲自下达的,直接原因则是此前他在库尔斯克地区视察期间,其所乘直升机遭到乌军袭击,促使克里姆林宫决心在边境建立所谓“安全缓冲区”。
分析目前俄军部署,可以看出一套清晰的“钳形战术”雏形:一方面,从库尔斯克方向出兵苏梅;另一方面,从卢甘斯克南下直插哈尔科夫。乌方情报部门负责人布达诺夫披露,俄军在该方向投入的是主力精锐部队,包括第104空降师、第40和第155陆战旅等,战力雄厚,攻势凶猛。
在这种强攻态势下,乌军不得不从后方调集预备役部队增援,以求减缓俄军推进速度。然而,现实摆在眼前——乌克兰兵员日益短缺,西方援助的武器和弹药难以形成持续供应链,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即使能力再强,也难以凭空创造作战资源。
出海口危机:俄军南线目标指向敖德萨
北部压力不断加码的同时,南部也不容乐观。俄军高层公开表示,乌克兰的出海通道将很快被切断。此话出自俄陆战部队总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上将之口,其分量不可小觑。
目前,乌克兰唯一尚未落入俄军掌控的出海口就是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而在前往敖德萨的道路上,还有一个重要“门槛”——尼古拉耶夫州。若俄军成功自赫尔松南下攻克尼古拉耶夫,并顺利推进至敖德萨,乌克兰将彻底失去海上出口,转而变为“内陆国”。
这绝非一句威胁。从战场态势与俄方言行结合来看,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这一路线,显然已被纳入俄军下一阶段的重点作战方向。换句话说,俄军不仅在苏梅、哈尔科夫方向发起进攻,同时在南线策划战略打击,意图在乌克兰领土中制造更广泛的战事焦点。
“四州之后是八州”?俄方早有暗示
早在2022年俄乌谈判初期,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就曾放话:若乌方拒绝接受四州方案(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那么战争的结果将是乌克兰再失去四州。如今看来,这不仅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俄罗斯战略的早期预警。
结合当前的前线态势和俄军表态,乌克兰不仅有可能失守敖德萨、尼古拉耶夫,还将面临哈科尔夫、苏梅两州战线告急。如果四州成为既成事实,乌克兰将会面临“割地两倍”的被动局势。
泽连斯基政府下一步该如何应对?目前看来仍无清晰答案。战争进入第三年,乌克兰国内的动员能力已现瓶颈,西方支持力度也出现波动。前线节节失利,民众呼吁停火的声音日益高涨,而俄罗斯却依旧在不断加码筹码。
局势正在加速倾斜,乌克兰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卢甘斯克“全面解放”的宣布,标志着俄军在战略攻势上迈出重要一步。但这不是终点,而更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苏梅、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敖德萨,这四个关键州正逐渐纳入俄方军事计划的范围。
乌克兰是否会如俄方预言所说,“四州未果,八州丢尽”?战争的答案仍在前线书写。但可以肯定的是,俄乌之间的地缘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更为复杂、更具爆发力的新阶段。而泽连斯基的选择空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压缩。
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