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放榜,半个月前挑着行李离校走红网络的“扁担女孩”再次成为焦点。多个版本在网上流传,有自媒体发布她考了527分的消息,评论区则有人称是573分,还有人说是728分。甚至有传言称她已经收到了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邀约,有的学校还给出了上百万元的奖学金。
然而,“扁担女孩”的班主任辟谣说,网上分数不实,分数是她自行查询的,没有对外公布。当地宣传部门也表示,女孩十分低调,会尊重她的个人意愿,不对外公布分数。
大家被“扁担女孩”的独立坚韧所打动,对她的成绩感到好奇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好奇变成了一种打扰。不断追问成绩只会给她带来压力,如果成绩优异会被捧上神坛,若未达预期则难免招来非议。尊重隐私这一点,很多人都需要补补课。
编造分数的行为纯粹是为了蹭流量。谁红蹭谁,已经成为网络常态。这根让女孩走红的扁担,也揭示了网络世界中流量至上的丑态。此前,公安部通报了一批冒充“扁担女孩”的社交账号,多人被查处。媒体报道显示,很多人涌入她的家乡拍短视频蹭流量,甚至她打工的油茶店都成了旅游团的“打卡景点”,还有一批批网红到她家门口直播、拍视频。
在这场追逐流量的闹剧中,人们似乎忘了,镜头之外的她不过是一个刚刚结束高考的普通女孩,正站在人生的关键十字路口。守护身处流量旋涡中的“扁担女孩”,需要我们共同筑起理性的堤坝。平台应停止助推侵犯个人隐私博取流量的内容,严打虚假炒作信息。公众也应克制窥私欲,别再八卦她的生活、追问她的成绩,只需衷心祝愿她前程似锦。
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